成功案例丨小身材大变革!迁移科技3D相机引领汽车生产新升级

成功案例丨小身材大变革!迁移科技3D相机引领汽车生产新升级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1日

近日,迁移科技成功赋能某知名汽车巨头实现电控箱体上下料自动化,视觉系统重复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显著提升了生产线的作业精度。这一进步不仅加快了生产节拍,还提高了操作的一致性,为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52.jpg


01 
客户项目背景

随着生产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电控箱体上下料速度已无法满足快速生产的需求,智能化改造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此外,对于形状复杂或尺寸不一的控制器箱体,人工上下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限。


该客户产线上有4种不同规格的电控箱体,系统需要准确识别和处理各种尺寸的箱体,这对算法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电控箱体通常包含精密的电子组件,这些组件可能对冲击和振动非常敏感。在自动化搬运过程中,如果抓取、放置或运输操作不够平稳,可能会导致内部组件损坏。


02 

迁移科技解决方案

根据产线特点及客户需求,迁移科技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提出“Epic Eye S-M Air相机+视觉软件+机械臂及夹爪”的解决方案,由3D视觉识别托盘工件并引导机械臂完成上下料作业。


作业流程:

  • 工件通过托盘来料至固定位置。相机安装于机械臂上,通过机械臂移动至托盘工件上方,触发3D相机拍照识别。

  • 3D相机拍照识别工件位姿和定位孔坐标,并将待抓取工件坐标位置发送给机械臂。

  • 机械臂夹爪定位销插入工件定位孔内进行抓取,并放置在翻转机构上。

51.jpg

相机优势:


  • 视野中等,精度高

  • 适用中小尺寸物体的识别、定位、三维模型重建

  • 自主开发相位补偿算法,点云波动有效降低50%

  • 适用工作距离600mm-1600mm


03 客户项目亮点

迁移科技相机Epic Eye S-M Air体积小巧,安装于机械臂上,实现「眼在手上」的灵活作业模式。相机精度高,对于尺寸较小的销孔高精度定位,引导机器人将定位销精准插入销孔。


与此同时,该客户现场视觉系统重复精度保持在±0.5mm以内,智能AI算法可计算物料是否满足放置条件,避免误放、碰撞等问题,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该项目升级后实现了视觉系统节拍保持在7秒以内,快速准确的视觉反馈有助于设备更稳定地执行任务,减少因识别错误导致的生产中断,大幅提升上下料效率。


We use cookies to understand how our audience uses our site.
Jianhua websites use cookies to deliver and improve the website experience, See our cookie policy for further details on how we use cookies and how to change your cookie settings Cookie policy.
Accept
Reject